推广 热搜:

陕西榆林:沙漠樱桃别样甜网友怎么看

   更新时间: 2025-10-27 18:10  发布时间: 3小时前   930

    ◎本报记者 王禹涵  通讯员 王学锋

    盛夏时节,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红墩界镇联合村,沙地上的连片樱桃园格外醒目。村民米福山拉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蔡宇良查看自家20亩樱桃园:“蔡教授快帮我看看,果子品质还能再提升吗?”这个曾经的贫困户,如今靠着樱桃种植年收入超40万元,成为当地的樱桃种植大户。

    毛乌素沙漠南缘气候干旱、土壤贫瘠,传统农作物难以生长。2010年起,蔡宇良带领团队经过系统调研,创新性提出“以樱桃治沙”的生态农业发展思路。

    针对沙地特点,团队选育出高抗根癌病、抗旱抗寒性强的矮化樱桃砧木“马哈利CDR1”,并配套优质耐贮运的“吉美”“秦樱3号”等优质品种,确保樱桃在恶劣环境下仍能茁壮生长。同时,团队采用矮化密植栽培技术,提高土地利用率,降低管理难度。

    “沙地透气性好,昼夜温差大,反而成就了樱桃的独特品质。”靖边县园艺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建宏介绍,当地樱桃较关中地区晚熟20天,糖度高出3—5个百分点,填补了市场空档期,每斤售价可达30元,经济效益显著。

    目前,靖边县樱桃种植面积已突破1万亩,亩均收益达2万—3万元,昔日的“不毛之地”变成“聚宝盆”。团队还在推广鲜食加工兼用的酸樱桃品种,进一步延伸产业链,提升附加值。

    在红墩界镇尔德井村,83岁的农民周子高带着孙女周桂梅打理着20亩樱桃园。曾是会计的周桂梅2022年毅然返乡,她说:“看到沙地樱桃收益这么好,我觉得农业有奔头,想做一名新农人。”如今,这片果园年收入稳定在40万元以上,最高年收入达60余万元。

    蔡宇良团队常年开展技术指导,培养出一批批科技示范户。在靖边县席麻湾镇大沟村,示范户张东不仅自家种植了80亩樱桃,还带动全村种植樱桃2000余亩,形成规模效应。

    樱桃种植不但能防风固沙、保护生态,还能增加农民收入。经过14年持续攻关,“樱桃治沙”项目已实现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、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。

    靖边县计划未来5年将樱桃种植规模扩大至10万亩,带动周边县域共同发展,同时配套建设冷链物流和深加工设施,打造“沙漠樱桃”区域公共品牌,让科技之花在毛乌素沙漠结出更多富民硕果。



 

 
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
 
更多>同类实时资讯
推荐图文
推荐实时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赣ICP备2024040164号-1